上品無寒門,下品無世族
香港社會上的年輕人總覺得說粗口 / 粗話沒什麼,是「潮」是「型」的表現,都市人更標榜講粗口是減壓的方法。真無聊!相信,這關乎到社會的趨勢,也關乎待人接物的「品行」了。
說及「品行」,那要研究「品」的來源了。據我所知,是與「曹魏」時期的「九品中正制」有關。再早的來源,需有待查考。然而《說文解字》(東漢.許慎)也有提及此字,即來源應比東漢為早。「品,眾庶也。」(《說文解字.二下》)。
九品中正制(即九品官人法),是曹魏時期入朝作官的評審準則。《三國誌.魏志.陳群傳》:「文帝在東宮,深敬器焉,……及即王位,封群昌武亭侯,徙為尚書。制九品官人之法,群所建也。」
所謂九品,主要是由各州郡挑選「賢有識見」的官員任「中正」。中正的考核,主要以家世、道德、才能為標準,並由地方官查訪評,再將他們分成九個等級(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、下上、下中、下下),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。此方法到了到西晉時,「中正」實際都從世家大族中選定,造成「上品無寒門,下品無世族」的情況。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都以此制選官。到了隋唐代,門閥制度衰落,科舉取而代之,此制終被廢除。
換言之,在漢魏時期,有品的人指的是有家世、家庭教育良好、書香之家、家族有人曾出任仕人、言行道德良好……。要做到「上品」,最重要的是「世族」,是有一定的家勢。再差的「沒品」,這些人大多是出身寒微,沒有門第作為背後的支持。因此,當時一個人的「品」,原則上,是與家族有莫大關係。故,今人罵人沒品,即罵他沒家庭支持、家中的人也不曾有「品」,不是世族,是寒門,沒有好的家庭背景。所以罵人「沒品」,即連帶辱及對方的父母、親人、家世。
當然,罵人的精妙,似乎不外乎辱及對方的家人。否則巴士阿叔事件中那位青年的懦弱表現(沒維護家人、怕事、不理對方辱及家人),也不會被港人輕看了。辱及家人的說話,一概謹記,要為家人辯護,不要為社會潮流所蒙蔽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