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響與建築
晚上教會 AV Team 請了設計整座大樓音響的設計師來與我們講課。他的好像是姓石。聽說他曾參與香港的 City Hall 、大會堂等等的音響設計,也參與過外國不少教會的音響設計,經驗豐富。
今晚他主力解說恩福二樓禮堂的設計。他說這是一個「Live」的禮堂,而不是一個「Dead」的錄音室。分別在於「Live」是有少許(只是少許)的回音,或許叫「餘響」會貼切點。「Dead」則聲源有多少我們便聽到多少,沒有任何效果出現。
整座禮堂,是沒有兩面牆是平行的,因為聲音是會反射。牆如果是平行,聲音便會在兩面牆之間互相反射,造成不必要的「嘈音」。
講壇後面的牆,是經過特別處理。這堵牆是空心牆,中間有幾吋空間做夾縫,目的是讓台上的「監聽喇叭」所發出的聲音,射到這面牆時不會做成反彈。這道牆的磚塊也是經過特別處理,是用一些吸音的物料,包上沙,造成磚塊後,才用來砌成牆,所以成本很貴的。(以我看,花漆牆要維修,成本也很可觀……)
另外,講壇的兩翼為詩班席,也是沒有一道牆是平行設計。
台下的兩邊,是一些像百頁的間格,目的是讓聲音能夠散開,做成「空間」感,讓聲音更顯「跌宕」效果。間格後面是儲物房,房內空曠,讓聲音能環迴至禮堂內,造成輕微的回音,讓唱詩時更為動聽。
整座禮堂的坐位排列是呈弧形,禮堂後的牆自然也要因為這種排列而設計成弧形。然而,弧形或拱形的牆身是會把聲音聚焦起來,然後反射,聽眾的聽覺會因這種反射而產生不安。因此,後面的牆身是舖設了一些軟綿綿的吸音物料,讓聽眾只聽到從喇叭發出的聲音,而不會再聽到一些不必要的聲源了。
禮堂內只有三根主力柱。柱呈圓柱狀,目的也是讓聲音射到牆上時,可以向外滑,而不會因方型柱而反射。另外,整座禮堂的柱已經達到最少數量,以免阻礙會眾的視線。主力柱盡量向外移,使到禮堂更為寬闊。
他也提到,現代有些教會的禮堂是用玻璃牆、玻璃磚、雲石地、木牆等設計,看上去的確是美輪美奐,但是在音響學的角度來看,是笨拙得很,因為這些東西不但不能吸音,更是最能夠讓聲音反射的物料。的確,古時的教堂有雲石柱等等的設計,但這些柱子內是中空的,內裡灌了沙子。每一根柱子的沙量不同,並經過數以十年計來量度,目的是調較禮堂的聲音,達到最悅耳的效果為止。
還有喇叭的擺位。有些教堂覺得喇叭是一樣很礙眼的東西,於是想盡方法把它們收起來。然而禮堂設立的目的是讓會眾聽到從神而來的訊息,不把喇叭放在重要和最好的位置,會否因為美觀而有點本末倒置呢!
今天我才知道,原來物理學角度,聲音是會向上走的原理,真笨!文科生有時對這方面真的很外行!耶穌講道,例如豋山寶訓,祂之所以能與成千上萬人講道,而沒用任何「音響器材」,是因為祂利用聲音的物理學原理,從山的一邊走上山,再下山到平原。跟隨祂的群眾尚未下山,他們坐在山上聽山下的耶穌講道。信息因此而遠傳了。
此外,聲音在海水或湖面,是可以遠傳的,故此,有時耶穌會在湖邊的船上向岸上的群眾傳福音。主真是主,這豈是我們能知道的聰明!
看來,音響的學問,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。現在,我只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小朋友而已。
1 則留言:
今天阿 John 糾正了我:
禮堂內是有四根柱。兩根是講壇兩邊放置投影機螢幕的暗柱,另外兩根是後面的明柱。明柱呈圓柱狀是讓聲音散開,使聲音更為動聽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