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醫不捨
月兒在她的MSN副題中,加了「醫醫不捨」四個字。她是一個標準的《醫道》迷,十分「迷戀」許浚這位大夫。
許浚這個人,在我的角度來看,評價可謂好壞參半。在國、在民、在君,他可說是一位好大夫、好臣子;在家,他絕對不是一位好兒子、好丈夫、好父親。
當他鬱鬱不得志時,整個家庭為他而工作,他自己則沉醉在醫學研究當中,家中的母親和妻子竟也陪他一起「瘋」,說了這樣的話:「夫君(兒子)有這樣的心志,作為妻子(母親)的,是感到自豪及驕傲,這點犧牲算得是什麼呢!」我同意,丈夫有宏大的心志,作妻子或母親的無論是物質或是心靈上,應送上無限的支持。但是,也不代表他可以什麼也不理,大條道理繼續不謀生,不養家。
到他成為醫官,他竟又是留在惠民署工作到不願回家,家人見他的日子可謂寥寥可數。戰亂時,醫書對他來說,是首位,家人呢!可謂忘了。所以仁嬪責備他,說:「原來在許醫官心目中,這些醫書比皇上的龍體更為重要。」我則換成:「原來在許大夫的心中,這些醫書比家人還重要。」家人的地位,排在那兒?
我相信,多喜最開心的日子,算是許浚告老還鄉,與他回到山陰行醫的日子了。因為這段日子,縱使丈夫是為百姓而憂傷而辛勞,但至少,也能與他朝夕相對。可惜,這位大夫到最後,仍發揮他的愛心,為百姓的健康而賠上自己的性命。他這樣做,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家人呢?當時他為何要隱瞞自己已被瘟疫傳染,又不向其他醫官求醫呢?表面看得很偉大,編劇把這段情節潤飾得很淒美,但不人情。多喜的心情描寫得太少了,換了我是她,定會怨這位仁醫,為什麼要撇下自己,撒手人寰。這麼難得才可以與他安穩過日,他這樣就走了,對她,公平嗎?是身為一個丈夫應付的責任嗎?
所以,許謙痛罵父親的那一幕,我看得暗暗點頭。不過說到他兒子,實奇怪,為什麼在許浚流放時,他不把年邁的祖母及母親接到所工作的縣城那兒,照顧她們呢?而父親的喪禮,連住在漢陽的具一書一家也到山陰奔喪,這位孝子去了哪?導演和編劇依道理來說,應不會這樣失策吧!奇怪!
總括來說,他是一個好人,但不是一個好家人。
2 則留言:
呵!謝謝月兒來這兒玩。
許浚實在是一個神化了的人物,他令我想到大禹,這個人連妻子生兒子也不入家門看看,到白頭治水完畢才回家,也是一個神化的人物。
現實生活,或許換了我是妻子吧!不收拾包袱回娘家才怪!哈哈!
對!
發佈留言